大家好,我是你的中医朋友青囊先生何主任,
在门诊上四十多年,看了数不清的结节患者,最近门诊上的患者数量不减反增!
其实在我看来,结节和我们平时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!
一方面,夏天天气闷热,人体容易受大自然的影响,体内的湿气也会加重;
另一方面,很多人贪凉喝冷饮吃冰西瓜、吹空调,脾胃功能受损,湿气不能被及时排出去。
这种情况下,情绪很容易烦躁,肝气郁结,成为了结节的“温床”。
《黄帝内经》云:"肺为贮痰之器,脾为生痰之源。"现在人饮食不节、情志不畅,易导致:
肝气郁结:压力大、爱生气→肝气不舒→横逆犯脾→脾虚生痰。
痰瘀互结:痰湿与气血搏结于肺→形成结节。
肺阴不足:长期熬夜、抽烟→肺燥伤阴→结节质地变硬。
因此,调理需抓住"疏肝气、化痰瘀、养肺阴"三大关键。
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三款适合现在的“散结茶”!
第一杯:百合浙贝润肺茶——清肺热,化痰结
配方:百合、浙贝母、冰糖适量。
做法:材料洗净,加水500ml煮沸后转小火炖20分钟,滤渣饮用。
浙贝母:性微寒,归肺经,《本草纲目》记载其“散结毒,消痈肿”,擅长清热化痰、软坚散结。
百合:性甘微寒,入肺经,《本草述》称其“益气而兼利气,养正而能去邪”,可润肺止咳、宁心安神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将百合列为“上品”,言其“主邪气腹胀,心痛”。
清·张璐《本经逢原》提到:“百合,能补土清金,止嗽,利小便。”
适合肺热燥咳、痰黏难咳者,尤其秋季干燥时饮用。
第二杯:山楂玫瑰理气茶——疏肝气,解郁结
配方:山楂、玫瑰花、陈皮。
做法:材料洗净,沸水冲泡焖10分钟,可反复续杯。
玫瑰花:性温,归肝脾经,《本草纲目拾遗》载其“和血行血,理气治风痹”,善疏肝解郁、调经止痛。
山楂:性微温,入脾胃肝经,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言其“健脾消食,散结气,行滞血”。
古籍依据:
清·刘若金《本草述》指出玫瑰“行气解郁,和血止痛”。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山楂“化饮食,消肉积,癥瘕痰饮”。
适合肝郁气滞型结节(常伴胸闷、叹气、情绪抑郁),女性经期前饮用可缓解乳房胀痛。
第三杯:山药芡实健脾茶——固根本,断痰源
配方:山药、芡实、茯苓。
做法:材料洗净,加水煮沸后小火炖25分钟,滤渣饮用。
山药:性平,归脾肺肾经,张锡纯称其为“补脾阴第一要药”,可健脾补肺、固肾益精。
芡实:性平,归脾肾经,《本草纲目》载其“止渴益肾,治小便不禁,遗精白浊”。
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言:“山药补脾之阳,芡实补脾之阴,二药相须,脾肾双补。”
清·张德裕《本草正义》提到:“山药液浓益阴,芡实黏涩固脱,合用治脾虚下陷之久痢脱肛。”
适合脾虚湿盛型结节(常伴乏力、大便稀溏),可增强体质,防止结节复发。
从医40多年,我深知患者对“结节”的恐惧多源于未知。
中医讲“百病生于气”,肝气郁结、痰瘀互结是结节形成的核心病机。
这三杯茶看似简单,实则暗合“疏肝-润肺-健脾”的三角调理法则!